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

星寶蘭州拉麵

在台北很少吃到讓我這麼開心的拉麵

第一次是和可可去吃

菜肉餛飩細麵和蔥油酥餅讓我大呼過癮

眼角泛著淚光對玻璃窗內的師傅微微一笑

吃完的三天內都還回味不已

(哈哈~這樣說會不會太誇張了)


第二次是和店裡同事去吃

是炸排骨拉麵

一盤排骨和一碗清湯拉麵

雖然排骨有點少

但還是吃得很滿足^^


第三次是自己一個人去

是五香牛腱拉麵

切得很薄但份量不少的五香牛腱

吃起來的感覺很不錯

豐富的膠質和肉的香味

讓我一直停不下來


他們的拉麵真的都是現場師傅一碗一碗現拉的

口感真的和一般的麵店用的機器麵不一樣

而且還粗細一致

在嘴裡的感覺又Q又有彈性

但也不致於像Spaghetti那樣彈牙

配上他們看起來清淡但味道豐富(不知道該怎麼形容...)的湯頭

真的是超讚的

我想之後我會常常到那邊去報到的

雖然說他們的價位並不低(泣)

拉麵的價位差不多是100~180元加一成服務費

之前三次去吃的都是130元

另外還有小菜和點心

價位也都不低就是了

以下是他們的報導


http://tw.lifestyle.yahoo.com/5e493943/050729/5/24b6x/2.html
原文在這邊

《美食追追追-台北篇》不一樣的蘭州拉麵

稀哩呼嚕吃完麵,付了150元,忍不住回頭洩露自己的身份,要求與拉麵師傅聊聊天,想解開心中的疑惑。出生在蘭州天水的王鐸,全村子人都是拉麵師傅,他自己做拉麵將近13年了,2000年在上海被新加坡知名餐飲集團所網羅,從此巡迴東南亞各城市,讓蘭州拉麵成功登陸新加坡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台灣等地。

改良版口味 師傅解疑惑

像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一樣,拼命賣弄自己所發現的不對,王師傅笑笑說,蘭州拉麵的麵條何止4種,他自己還自創了兩種,半圓半韭葉與雙勾與單勾的,有一位客人每回都指定要吃菜單上沒有的大寬麵,只要客人說得出來,師傅就能拉。

湯頭與紅油都是健康考量,尤其是湯頭改以豬骨、老雞與金華火腿替代百分之百的犛牛,主要是因為台灣人不像高原上的回民,得吃得那麼營養,至於入口即化的大塊牛肉,則是迎合大眾對牛肉麵應有的期待。

王師傅強調,蘭州拉麵的主角是麵條,故鄉用的是蓬灰,他則改良成食用鹼與雞蛋,並靠雙手揉拉出勁道,所以吃起來爽滑而有韌性,咬在嘴裡會吃進牙縫中,與繃斷的機器麵條截然不同。

我喜歡這種不一樣,不管是台灣、蘭州,甚至是新加坡,都是百家爭鳴的結果,愛吃牛肉麵的人可有福了。

台北蘭州拉麵追追追 index

星寶蘭州拉麵小籠包/台北市忠孝西路1段47號B1(台北車站新世界購物商場)/02-23702211/11:00~21:30

■美食教室:

一清:湯頭清、二白:蘿蔔白、三黃:麵條黃、四綠:香菜綠、五紅:辣油紅。

毛線:8手成型,細如毛線、韭葉:6手成型,寬達0.5公分、蕎麥菱:6手成型,等邊三角型、大寬:3手成型,邊薄中厚如海帶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